淡江大學建築學系專任教授 黃瑞茂博士|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專任副教授 賴婷鈴博士|淡江大學教育與未來設計系專任副教授 張月霞博士
中文摘要
隨著近年來淡水地區人口的快速增加,無論是新市鎮的開發或是舊街區的轉化,都引發人們對新的都市發展規劃該如何因應當下變化的關注。新冠疫情嚴峻期間,大多數人在家工作,限縮了他們的生活可以活動的範圍。隨著通勤的機會減少和在地活動的時間增加,人們自然而然地開始關注周遭環境,城市也相應地成為市民學習與創作的所在。面對新的生活方式,我們需要探索如何參與當地的學習,挖掘城市的資源,將城市變成終身學習的教室。本文是淡江大學2022年暑假課程「時間的形狀—地方學習工作坊」的課程紀錄。該課程由三位不同科系的教師共同授課,修課的學生也是來自不同的院系。課程探究的主題是「時間的形狀」,以淡水區中山路作為場域,學生經由環境觀察、地圖繪製和議題討論,提出5個場景提案,作為對未來城市發展的期望與建議。
關鍵字:生活方式、地方學習、地圖繪製、時間的形狀
英文摘要
With the rapid increase in population in the Tamsui district in recent years, both the development of new town area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old neighborhoods have triggered concern about how the new urban development plan should be responded to the current changes.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most people worked at home and limited their range of living activities. As commuting decreases and time for local activities increase, people naturally began to pay attention to their surroundings, and the city had become a place of learning and creativity accordingly. To face the new lifestyles, we need to explore how to engage in local learning and tap into the resources of the city to turn it into a classroom for lifelong learning. This article is the course record of the 2022 Summer Field School Program at Tamkang University. The course was taught collaboratively by three faculty members from different departments and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departments. The theme of the course study was “The Shape of Time”. Using Zhongshan Road in Tamsui District as the site, the students presented five scenario proposals through environmental observation, mapping, and discussion as their expectations and suggests for the future urban development.
Keywords: lifestyle, mapping, place-based learning, the shape of time
前言
淡水城鎮的人口,在近20年內,從8萬人增加到2022年的約19萬人。這新增加的近10萬的人口,除了就地理位置而言分布在小鎮的新發展區與新市鎮,同時還帶來新的生活方式與期望。新的城市以年輕居民居多,移入者還包括從淡水舊街區搬遷而來的、退休族群或是移民等等。新冠疫情的衝擊及影響,讓這樣的改變成為一種城市規劃的想像基礎,以思索新的都市發展規劃能如何因應當下的挑戰。例如,當「在家工作」成為常態,那麼因省去外出交通所「多出來的時間」,會引發生活方式產生怎樣的改變?
從生活方式討論開始,當休閒連結了「興趣」投入或是已經成為的「習慣」,休閒活動開始建構了個人可以充分應用的生活時間地圖。在被工業社會所框限的生活時間,休閒活動從屬於工作的附屬。以前不以舊街區為生活場域的新住民,開始學習探尋這座城市,接近城市的公共設施,也透過生活路徑轉變了他與城市的關係。
因此,城市不再只是通勤必經之地,而是因為人們置身其中而停留,增加了與環境互動的豐富性。工業城市以工作為中心的生活節奏有機會被改變,「在家工作」或是「週休三日」的條件下,城市的積極意義將因此復甦。城市成為市民學習與創作的所在,我們透過生活書寫新的城市內涵。城市中有城市速寫(Urban Sketchers)社群的寫生聚集地,創意市集定期舉行,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私房路徑,探索被遺忘的人文地景。手機裡的LINE群通路支持小農,有機飲食實踐者發現農會超市有清楚履歷的食材,人們固定造訪後山小徑,也發現早晚晨昏有不同氛圍的咖啡廳。城市開始支持我們創造新的城市生活空間(Placemaking),也讓我們重新認識城市,看到城市中的無限可能性。
本文記錄了淡江大學2022年暑假課程「時間的形狀—地方學習工作坊」(以下稱「時間的形狀工作坊」),這門課程由建築學系、教育未來設計系與教育科技學系的3位教師共同授課,並對全校學生開放,選修學生來自不同的院系。這門課程的特色在於,針對當下淡水城鎮發展的課題進行課程設計,並以「時間的形狀」為主題。此課程是工作坊老師參與中小學課程共備,回應108課綱地方實踐工作的延伸,所進行的「地方學習工作坊」。108課綱的素養導向課程改革,強調培養學生面對未來生活的能力和實踐操作,而地方本位的教育能有效地滿足學生在不同學習領域的需求,將學生的學習環境和學習主題與在地的文化、產業和環境相結合。透過真實場域的探究和問題解決,學生能夠更自主地學習,更好地應對未來的社會適應。
「時間的形狀工作坊」選擇淡水區中山路作為場域。中山路相對於老街的歷史街區,是一條『普通(general)』街道。淡水至三芝間市鎮間的來往通道,經歷從20世紀初至近年的城鎮開發及道路交通的發展,有非常大的變化。如圖1所示,清末時代,重建街是淡水通往淡北的主要聯絡道路。1930年在汽車逐漸普及之後,今天的中山路才逐漸形成,歷經1950年代中山路拓寬,才成為淡水市街的外環道路,成為連結三芝及石門一帶來往的通道,淡水也因此成為鄰近鄉鎮的中心城鎮。直到1994年淡水段淡金公路通車之後,外環道移到淡金公路,淡水城鎮才逐漸失去地方中心街區的角色。隨著道路開闢與房地產大興,政府進行都市計畫擴大通盤檢討,原本緊臨街區的農地變更成為建地,新興大樓林立。而由中山路延伸出來的中山北路在淡海新市鎮範圍內,淡水區公所進駐之後,結合輕軌站成為淡水地區新的區政中心區(參見圖2)。
「時間的形狀工作坊」是一個強調「任務學習」的學習方式,透過將課程與學習活動帶到真實的場域進行工作坊式的學習,同時要求學習者針對資料發現提出議題及行動提案來解決相關問題。這樣的學習方式符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在2021年發布的報告中提出的教育目標:培養學習者理解當前環境危機並塑造未來世界的能力。該組織並進一步倡議在2025年將「環境教育」納為教育的核心議題,以確保每個人都擁有所需知識、技能、價值觀和態度,從而帶來積極變化,進而保護地球未來。因此除了理解之外,課程應強調「有所作為」的實踐,更重要的是透過實踐來回應真實日常世界的需求。
「地圖繪製作為方法」,從教學現場中實踐教與學的方式
相對於精心規劃、依著官方規範的,以及無處不在,卻又無跡可尋的巨大的都市空間,《日常都市主義》(Everyday Urbanism)一書提及:「日常空間就像所有的中間地帶一樣含糊,它代表著一個社會轉型的區域,以及某種新的社會組成和想像力形式的可能性」。我們大部分時間生活在「日常空間」中,而不是巨大的城市中。因此《日常都市主義》所示多層次視角的研究取向,正好提供我們開始研究所處的生活城市,以啟動在地學習的任務。當「走讀」成為在地學習的主要教學形式時,我們往往以畫一張「亮點」,例如以某個古蹟為中心的「社區地圖」,作為驗收的學習產出。當代第一個用地圖方式去描述都市經驗的《城市意象》(The Image of the City)一書中,作者凱文˙林區(Kevin Lynch〔1960〕)有一個清楚的問題意識,當時他面對穿越城市的快速道路瓦解了市民身體參與的機會,市民逐漸對於都市「可辨識性」的模糊。他分析,地圖雖然簡略記錄了繪圖者的印象,但是也「再現」了繪圖者的判斷與意圖,每一張地圖都繪製了繪圖者所認知的城市面貌。
在這個認識上,我們學會畫社區地圖,一些被當代都市計畫所抹平的特色地景,重新連結舊地名的意義。一張張各具特色的地圖被畫出來,「年節的採買地圖」、「走路上學的路徑地圖」、「泥巴地地圖」、「蜜源植物地圖」、「阿嬤年輕時候的生活地圖」或是「下課後的遊戲地圖」等等。為了完成地圖的任務,我們需要穿梭所在城市空間中去尋找、去記錄並同時去認識這座城市。於是我們來到了車站前,來到廟口市集,來到歷史街區中的古蹟景點前。於是繪圖者透過了身體參與,與城市產生了綿綿密密的交會,透過這些被動員的個人經驗,看到了城市空間中所堆疊的時間形狀。也透過對於時間形狀的軌跡,看到了城市如何在面對問題與發展解決之道,而銘刻成為多樣的城市面貌,這是「我城」。
城市地圖繪製是一種積極的探索行為,一般使用「Google Maps/ Google Earth」作為到達目的地的導航,如何找到前往目的地的最佳路徑是它的性能。「時間的形狀工作坊」中運用地圖作為資訊彙整與交流的討論平臺。工作坊使用CAD(Computer-Aided Design)原圖作為二度平面的基本圖。所以圖面有場域上建築物的輪廓,以及道路等都市基礎設施的清晰形狀的描述。
地圖作為探索的工具,除了編碼紀錄之外,還成為了實體討論的平臺,每次場域調查或是概念發想,都會將可以座落在圖面上的資訊,描繪在圖面上。然後針對圖面上所呈現的圖繪狀況,找到關聯進行討論,也指出空白處進行發想與討論,或是就整體呈現的狀況提供判斷或激盪構想。每一次的圖繪不會是一個靜態的成果,而是引發討論的階段性成果。在工作坊的課程中,當我們討論市街店家的活化,就看到新市鎮的進駐者如何透過走路,將市街區當作他們的生活所在。當我們看到社區活動中心與圖書館前的道路連結到中小學時,我們指出了社區生活街道已經逐漸形成,包含早餐店、咖啡店、麵包店、無菜單料理餐廳的開設,以及通學家庭透過走路上學。
所以地圖繪製的目的不是地圖完善與否,而是這張地圖可以引發怎樣的辯證,且讓我們可以更接近場域的提案。圍繞著地圖進行討論,以「對話」來說明這個情境以及關於都市提案的討論。在工作坊中學生提供場域觀察的內容,教師則是提供場域的都市脈絡化相關知識作為參照,不斷交互地與學生所指出的議題進行討論。這是一個一起將「現象」發展成為「發現」,然後將這些發現描述成為「議題」,進而展開研究與企劃的行動歷程。這樣的方式,教師不是專題提案的出題者,而是議題形成的協同作者。
地圖繪製,一起分享了城市的空間作為
關注於「生活方式」中種種呈現於真實街道空間中的物質性的表徵,也就是我們每一天穿過城市所體驗的生活世界。不論是熟悉的或是陌生的街角,皆是一幅幅物質世界的展開地圖,值得細細探究。這個觀察與閱讀需要跳開既有設計或是建築學所認知的空間敘述模式,沒有固定的風格特色,沒有可供指認的軸線或是地標性建築物,也沒有具有視覺支配作用的紀念作品。相反,這裡展現出不協調的多樣的衝突美學,雜混的拼湊構築,充滿了規矩之外的例外。例如都市計畫劃定為商業區的街廓中只有稀疏的店家,但是劃為住宅區的街道卻成為車水馬龍的夜市。
空間的表徵並非固定不變,而是經常隨著時間而改變,過去的日常可能變成了今日的潮流,或是過去湊合著用的東西也會變成街景的主題。快速發展的城市中,充斥著各種碎片化與不完整的都市基礎設施,缺乏參照使用者經驗的考量。有些設施具有友善的意念,但是常常可能會導引人們走向危險境地,例如無障礙設施標記等等,這些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每日經過的真實生活街道。
走路沿途所見的城市景觀書寫,是一種接近城市發展歷程的方式,相對於俯瞰城市所銘刻的客體化,它更能揭露集居的生活內涵。淡水地區豐富的墾拓經驗,透過生活將山林變成聚落,經過時間與空間的牽引變成為地方,將人與人、人與環境連結在一起,成為一個整體。這些活動成為文化的一部分,透過記錄與轉化,年復一年有所傳承。同時,我們需要創生一種生活方式,為了自己的定居選擇。生活方式是一種選擇,因此這個地方學習的工作坊是讓我們從真實生活世界開始,去學習如何描述與如何落實,或是能夠啟動積極的日常計畫。透過「時間的形狀」的地方敘述編輯作為架構,來提出一個設計提案,當作實踐目標的路徑。
一、田野工作坊
工作坊的認識地方的學習,以實體及線上兼有的方式進行。為了讓參與工作坊的學生能有一個對場域與人們行動的初步認識,工作坊的第一場講座,就先透過線上,邀請人類學家莊惠惇博士,針對今年的「時間的形狀」課程主題以及「淡水中山路」場域,講述田野工作的展開,並提供一些可用的工具,帶領學生從視而不見到處處驚奇地看待豐富的日常生活世界。莊博士以皮埃爾˙布迪厄(Pierre Bourdieu)的「場域(field)分析」作為練習的框架,講解了「慣習」與習慣的不同,後者僅限於文化傾向和風格選擇,而前者則展現在日常生活行為、言語對話、思考模式等方面。接著實體上課時,使用了兩個熟悉的場域「餐桌上」與「榕樹下」作為練習,討論不同場域行為背後的「慣習」。這讓參與工作坊的學生具有分析的理論視野,為進入場域觀察做好了準備,以便針對接下來的生活世界觀察所得進行討論與分析。
二、Google Maps/Earth導覽器上的中山路
第二場線上工作坊以Google Maps/Google Earth為工具,探訪淡水中山路,作為接近場域的起始點,進行一段線上導覽。從新市鎮家樂福購物中心作為瀏覽的起點,沿著中山路順坡而下,再回到捷運淡水站,透過導覽器進行線上的導覽說明。由此簡要介紹這個都市發展的背景,其後學生需要在實體上課時,沿著中山路走訪場域,並且不限於中山路,也可以包括從中山路上的側巷路口走向街廓內的探索。
三、場域走訪,議題討論與分組
工作坊的專題提案採用小組團隊合作的方式進行,而且議題不是預設好的,而是透過小組中每位學生所提供的場域觀察紀錄,所歸納的議題訊息彙整而來。我們以線上工具Miro作為共同討論的平臺,進行「議題群」的關連性與可視性的拼貼式移動。教師是依據工作坊設定的兩個方向:「浮現的『生活方式』中,如何能『有所作為』」與「以地方為本的學習」,最終將其歸納為5組議題。如圖3所示,淺黃色是學生提供的資訊,深色是老師所給予的歸納說明,每一個操作議題都有多項尚未整合的內容,需要組員持續進行走訪和討論來確認與開展。
「一條路徑,五個提案」:城市的時間形狀
從環境觀察開始,透過描繪將物件轉變成為地方。這是一個城市形成的過程,也是一種學習城市的過程。透過走讀而進行這5個提案的研究,每次分組彙報都是在城市地圖上進行討論,我們發現這樣的作法,提供學生能再次地對焦在空間指認與關係的機會,並且強化了中山路作為一個城市環境的整體性與架構性。地圖不只是註記地點的工具,同時也盤整了空間範圍內的問題與資源,記錄了學生的發現,也描繪了城市可能作為之處以及種種可能的未來。關於未來,城市發展的機制不只是由公部門動員資源的策略性作為,更重要的是來自生活世界的自主性組織的戰術提案,在這個積極的地圖繪製的過程中,預視了城市可能的未來景貌。
工作坊中,每個小組需要完成一份企劃書、一份簡報以及4張A0大小的展示版面,透過這些資料來進行提案的說明。以下提案是依據各組完成的企劃書與簡報資料,同時參照教師在工作坊的教學筆記,彙整而成的內容。
提案一:「不讓風情淡化:淡水中山路再規劃」
在這個段落中,一組同學使用地圖整理路邊觀察到的現象,作為整體討論的基礎。他們將觀察到的有關中山路的資訊分成3個地圖圖層(Layer)進行描述(見圖4)。第一個圖層是物件,指的是中山路沿線所看到的路邊生活物件,被稱為「新奇之物」,這些物件偶然的棄置,非常個別化的存在。其種種挪用與轉用的生活軌跡,更多是在法律的境界線上的移動,而延展了可以容納生活的使用空間。第二個圖層是行為,指的是在巷口或大型建築物(公有建築與商場建築)的出入口觀察到的現象,例如沒有引導作用的無障礙空間成為生活習慣中的一部分。第三個圖層是系統與地點,道路兩側的公車站,固定的公車站在不同地點上的干擾作用,除了上下車之外,還有公車接近時如劇場般的匆忙而紛亂的情境。
中山路被稱為一條「普通街道」,沒有特別吸引人注目的視覺焦點建築物,所以透過無數次的街道空間拆除與增加的過程,以及生活物件互動留下的物理軌跡,逐漸發展階段性的平衡狀態。以「路上觀察學」作為起點的「步行敘述」(Walking Narratives),是對於陷於拼貼狀態的街道美學的重要修補策略。正如黃冠閔於《什麼是城市?》(Qu’est-Ce Qu’une Ville?)一書的推薦序中所說:「都市景觀不再是美醜判斷的問題而已,更是感性生活中身體感在各種細節中的無盡協商。」在真實空間中的行走而不是地圖上的閱讀,是一種解決問題的策略。公車站牌成為通勤者回家的起點,因此它們是生活路徑的一部分。作為一個系統性實體,公車亭不能只是被當作任意擺放在人行道上的純粹物件,它們的設置需要考量可否便利行走,或是不能影響設置地方的完整使用。在中山路的舊街區路段,人行道是嚴重不足以供人行走,甚至還將公車站牌的柱子設在車道上。
提案二:「昇活:一座真正的城市從地平線緩緩升起–公共生活的展望(生活基礎設施)」
一位工作坊學生在活動中心所進行的觀察中寫下了如下的紀錄文字:「老爺爺現獨自一人住,所以他覺得可以接觸人群是很好的,讓自己在人群之中有地方待著,這並不是指圖書館帶給他的歸屬感,而是公共空間給予人們交流的機會。」
這顯示了公共空間在社區生活中所扮演的積極角色。對於老人來說,方便接近公共空間是一個重要的條件,而這個公共空間在社區生活網絡中,僅僅需要幾分鐘的路程就可以到達。可能一開始只是因為有運動器材或是參加活動,老人才知道社區有這樣的地方,可以接觸到其他人。在生活世界中,公共空間不僅僅是一個建築物,還是連續生活路徑上的停歇點。有時候,人們不一定要參加什麼活動,就只是來這裡,看看其他人(們)。艾瑞克˙克林南柏格(Eric Klinenberg)進一步在《沒有人是一座孤島:運用「社會性基礎設」施扭轉公民社會的失溫與淡漠》(Palaces for the People: How Social Infrastructure Can Help Fight Inequality, Polarization, and the Decline of Civic Life)一書,提出了面對失溫與冷漠的普遍情境下的解方:「社會性基礎設施只要健全,便能促進朋友和鄰里彼此的聯繋、相互支持和協同合作;社會性基礎設施一旦退化,社交活動便會受到抑制,任憑家庭和個人自生自滅。社會性基礎設施至關重要,因為無論在學校、遊戲場和街角的小餐廳,面對面的互動都是建構公眾生活的基石。」這段文字強調了社會性基礎設施在維持社會和諧與凝聚力方面的關鍵作用。
淡水區的水碓市民活動中心是一棟複合使用的建築物,提供教育推廣、高齡聚會、托兒和社區活動等等多元服務。活動中心前方的生活路徑與中山路垂直,向兩側的生活社區發展,並延伸連結到中學與小學,形成一組有助於「地方學習」的社區公共空間系統。當下,許多事情和處境都在變化中,我們需要不斷學習來面對新的挑戰。學習不應該只在學校進行,更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延續。108課綱強調的情境化、脈絡化及實踐性的教育改革倡議,不應僅僅是中小學的事情,而是關乎這整座城市如何成為學習之城,以應對當下的快速社會變遷,培養尋找解答的能力。因此,社區圖書館或是活動中心,是城鎮的社會基礎設施與創生基地,但是需要在職能上有所轉變,由設施管理者轉變為城市公共生活的經營者,將機構活化成為啟動器。
提案三:「人情味與資本交錯下,淡水在地人的購物車」
帶著緬懷的心情,這組的同學們觀察到各具特色的商店逐漸被連鎖店所取代。身懷「生活手工業」技術的商店經營者,已經被各種連鎖店的銷售與修理服務已經拆解的體系所取代。中山路靠近捷運附近街道,街面店家仍舊熱絡,但巷弄內的社區商店則鐵門拉下,二樓以上的住家也逐漸空置。顯示都市正在快速的變遷中,街道住商混和的多元豐富體驗趨於同質。
觀察消費者當下購物習慣的直接方式是從「購物車」入手。小組成員們以「購物車」內的商品為觀察目標,從觀察開始展開與購物者的訪問。購物中心中劃分清楚的網格與貨架結合著「購物車」的運作,省掉了為了購物在城市中的行走時間。這臺「購物車」也符號化成為在線上啟動購物的按鈕,將貨物「放在籃子裡」完成購物。同學們提出的探究問題包括了,「購物清單」是誰擬定的?是依著怎樣的生活需求來擬定?推著購物車進行購物已經成為社區中人們共同的習慣了嗎?
透過觀察與分析「購物清單」的物品內容,小組團隊在訪談過程中發現真實街道中,除了物品之外還有辛勤工作的店家,那些每一天如常地開門關門的老闆們,透過手藝製作出物品,展現出傳承的地方意義,這些店家仍舊分布在街道與巷弄中。當我們已經習慣用Google來搜尋生活中的需求時,這些特定物品的搜尋,有機會時不時的又帶我們來到這些傳統的商店。因此,提案的主軸是將所調查的既有物件列入可選擇的清單中,同時設計一套回應需求的經營機制,將個別店家串聯起來,如圖5所示,透過「清單」讓這些物品入列。就某種層面而言,「清單」不僅僅是一張紙,更是一種早上醒來,想要走到市鎮的慾望,而購物則成為實現這個慾望的一個藉口。
提案四:「今早我想來點……(淡水的食憶住行早午餐)」
生活在改變,而且不會停止變動。相對於早餐帶著走,享受在店內用餐的「早午餐」顯得更為悠閒。中山路串連了各時期所發展出來的生活街區,因此早午餐的經營策略也隨之有所不同。部分社區中既有的早餐店會延長營業時間,成為早午餐店;而一些仍稱為早餐店的店家,也會將營業時間拉長,以回應新的生活方式的需要。相對的,新市鎮的早午餐店回應了所在街區的生活方式,小組成員針對訪談瞭解消費者需求後,明瞭早午餐店的特色已經形成,不再與早餐店雷同。這些店家的經營者會著重於打造一個令人感到舒適的用餐環境,在「環境」、「品質」、「社交」與「便利」等面向,盤整出令人滿意的用餐體驗,這些特質也就形塑了街區的地方風格(見圖6)。
提案五:「田園市鎮:北投子步道農地共榮計畫」
這個小組的提案聚焦在種植與休閒的主題。小組中的一位同學是一位熱愛小農耕種的人,他注意到北投子溪緊靠坡地的土地重劃成為建築用地,坡下與溪邊的狹長土地仍舊維持農業區。而溪的另一邊,臨淡金公路的土地劃歸為新市鎮用地,現在已經開發成為大樓社區。沿著北投子溪側的農地有足夠的水源,一片一片地闢建成為菜園,沿線種植櫻花,成為社區居民晨昏散步的櫻花步道,休閒運動的市民就順著這條溪邊步道連結到公司田溪主幹道。在群樓環繞的空地菜園上,第一個觀賞植物棚架的出現,將消逝中的生產地景轉變成為休閒地景。這塊農業區也透過鹿角蕨的非食用植物種植,連結到大樓住戶的陽臺與住家內的生活空間的休閒種植上。地景的意義轉變,休閒植物不只提供了新的想像,也促動了田園中耕種者的互動。透過種植社群的日常活動的參與,形成了場域的地方感。除了工業社會的週休二日的休閒之外,這組學生的提案也試圖在場域上策劃一個依著土地條件的農業社會所生成的「節慶」,討論如何讓節慶活動成為習慣和生活方式。就像是傳統農村社會透過農閒的節慶發展出了農業文化一樣,在當代都會冷漠的社會中,人們也需要創造一個住下來的理由。
以上5個提案的標題使用一段描述句,具體而微地說明各組所感受與經歷的成果。而這每一個提案主題不是源於設計者的創意發想,而是來自於學習者的在場域學習歷程的認識所開展的可能。每一組的同學們,將田野的資訊帶回小組的大桌上,透過地圖作為分享的平臺,大家將資訊放在地圖上,透過討論成為理解,成為地方知識。地圖作為參照,可以看到我們所面對的田野,是有更大範圍的力量作用著。
在這個「時間的形狀」專題式學習的工作坊中,每個小組團隊在歸納整理現場資料之後,提出一個稱之為「生活實驗」的提案。這些提案涵蓋了5個城市生活的面向:日常城市的觀察、社會基礎設施、購物清單、套餐設計、日常事件的節慶設計。從現場調查到提案,整個過程讓學生們接觸到了地方上的特定的生活世界,他們學習到了如何找到適當的空間敘述,作為改造的進路以及行動的基礎。學生們所提出的策略,旨在建立一個「人與環境」的協商機制,以回應都市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拼貼城市現象。透過日常的長時間的協調與磨合,這些策略將形成一個具有整體性的可辨識城市形象。這個城市形象擁有一些特質,可以引發值得落實於中的生活方式的改變,落實於好環境的實現。
結語
以地方為基礎的教育,是把地方環境和社區作為學習的背景,是一種可以提高學生參與度、學習成就和公民參與的方法。108課綱的推動,以「終身學者」作為核心,中小學所在城市是陪伴每個人發展自我的第一個基地。探索城市或社區為場域的地方本位學習,對中小學的素養導向的課程與教學的創新,都具啟發意義。銜接中小學的108課綱的課程改革,大學校園是一個可以探索專業/跨專業與真實世界作用的實驗基地。透過提供學生與學生生活相關的真實的學習經驗,把學生帶到城市場域中、訓練繪製「社區地圖」,除了認識地方以及提升地方關懷外,還可以將所學的學科知識及理論與周圍世界關聯起來,就提升自主學習的學習意識而言,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和興趣。此外,地方本位教育也幫助促進環境教育的推動,我們所居的城市或是農村,即使是山邊海角,環境探索都讓學習者對人類和自然界的相互依存關係的瞭解開展了激勵作用。透過這次的地方本位學習的工作坊課程,教師和學生們一起實踐了將「校園」視為是城市/農村/山邊海角的一部分,同時,也將城市/農村/山邊海角視為是學校的一部分;而「地圖繪製」的過程則讓老師與學生共同經歷從「教學」轉變到「在地學習」的一段旅程。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艾瑞克‧ 克林南柏格,吳煒聲譯,2021,《沒有人是一座孤島:運用「社會性基礎設施」扭轉公民社會的失溫
與淡漠》。臺北:臉譜。
阿蘭‧ 貢比耶,李崇瑋譯,2022,《什麼是城市?》。臺北:開學文化。
約翰‧ 雷頓‧ 蔡斯,陳煊譯,2021,《日常都市主義》。中國: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凱文‧ 林區,胡家璇譯,2014,《城市的意象》。臺北:遠流。
【英文部份】
Chase, J. L., Crawford, M., & Kaliski, J. (eds.), 2008,Everyday Urbanism. 出版地: The Monacelli Press.
Lynch, K, 1960, The Image of the City. Massachusetts: MIT.
Klinenberg, E., 2018, Places for the People: How Social Infrastructure Can Help Fight Inequality, Polarization, and the Decline of Civic Life. NY: Crown Publishing Group.
原文刊登在:
在地:本土教育半年刊,2023年3月。72-83頁。國立臺灣圖書館。